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回望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剑拔弩张,把全世界人都放到火上烤,以世界为赌注疯狂博弈,这13天的危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毁灭的时期,时间是1962年10月16日 至 1962年10月28日。主流媒体告诉我们,是苏联认怂了,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但是我们都知道,历史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美苏实力对比

先来简单看一下1962年危机爆发时,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拥B-52战略轰炸机630架,这些飞机携带核导弹在空中巡航,随时准备消灭苏联的防空力量。相比之下,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如图-95只有大约200架。核武器方面,美国当时拥有约5000枚‌原子弹和‌氢弹,其中能打到苏联的洲际导弹有293枚,而苏联仅有约300件核武器,其中能打到美国的不过50枚,后来专家分析这个数字也夸大了,最真实的可能是23枚。

除了这些以外,美国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有8个航母战斗群,其海军实力独步全球,可以达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反观苏联,几乎没有远洋舰队,除了潜艇部队可以和美军拜拜手腕,事实上整个危机期间,也只有苏联的核潜艇为美国所忌惮,也只有苏军潜艇和美军交过手。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危机爆发原因

危机的过程网上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重点讲一下危机的结果。主流媒体,包括西方控制的舆论告诉我们,美国赢了,苏联怂了,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但是苏联再不济也是超级大国,怎么可能这么一无所获就逃跑。

古巴导弹危机的真正起因并不是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再往前追溯是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威胁苏联的中程导弹,射程为2400公里的朱庇特中程导弹和著名的3000多公里的SM-75雷神中程导弹,可以直接打击苏联顿河及南高加索地区的目标。这让苏联夜不能寐,相当于在苏联柔软的腹部顶了一把上了膛的手枪,啥时候开枪美国说了算,这还了得。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苏联作为反制,和古巴一拍即合,才秘密将导弹送到古巴,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危机期间,美苏双方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导弹全部互相瞄准,苏军潜艇部队全部下潜,美军战略轰炸机载弹升空,24小时不落地。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苏联率先恢复理智,主动找美国谈判,美国就坡下驴,双方就互相撤走导弹展开秘密谈判。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导弹交易谈判

1962年10月17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最早建议肯尼迪同赫鲁晓夫讨论“导弹交易”问题,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导弹交易”也存在着颇多顾虑。因为“朱庇特”导弹是依据北约集体决议部署在土耳其的,北约盟国可能会把“导弹交易”视作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而出卖盟国利益的行为,甚至可能造成北约的瓦解。

综合考虑之下,美国倾向于接受用撤走土耳其的导弹换取苏联撤走古巴的导弹,但是美国人要面子,毕竟还有一堆小弟看着。与此同时,苏联也考虑以撤走古巴导弹换取美方的某些让步。10月27日,赫鲁晓夫通过莫斯科广播电台播发了致肯尼迪的信件,公开要求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赫鲁晓夫的公开声明给美国出了难题,美国一直希望在秘密的条件下同苏联做交易。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在27日的执委会上,美国政府各部门对如何应对古巴导弹危机以及是否撤走“朱庇特”导弹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经权衡利弊,美国决策层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动用军事手段摧毁古巴的导弹基地风险过大,通过“导弹交易”来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27日晚,美国司法部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接受总统指令同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Anatoly Dobrynin)举行了秘密会谈。在会谈中,罗伯特·肯尼迪承诺“美国会在4至5个月内撤走土耳其的导弹,他强调“当前关于土耳其的问题需要保密”。28日,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表示同意撤走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并遵守承诺未在该信中并未提及土耳其导弹的事项。

美苏双赢,也双输

所以,真实结果是美国赢了面子,苏联赢了里子,苏联用撤走古巴导弹换取美国撤走在土耳其的导弹和承诺永不侵犯古巴的承诺,保住了这个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然,就凭古巴那点实力想要在美国后院生存?早被颜色革命了。

奔走相告(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苏联的经历也告诉我们,掌握舆论权和话语权的重要性,在西方媒体的塑造下,苏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可是事实是苏联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只不过苏联媒体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我国要想真正成为比肩美国的世界大国,必须塑造自己的话语权。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