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一丘之貉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美]托马斯·内格尔著

宝树译

中信出版社

2021年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希望你对生活的审视,就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开始。

目的不是要给出答案——即使我本人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哲学问题。与其先学上一大堆哲学理论,不如首先对这些理论所要尝试解答的问题产生困惑: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我们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身体与心灵的关系是怎样的?词语的意义何在?我们有自由意志吗?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什么样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死亡是否意味着终点?生活的意义何在?

不要告诉别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一丘之貉

1. 种族和性别的歧视明显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平等是由于一些本不应当影响人民的基本权益的因素造成的。在这些情况下,公平的做法是机会人人均等,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得到。

2. 如果要想象你自身的消灭,你必须从外部来设想:想象你这个人的身体躺在那里,而全部的生命和意识都离它而去。要想象某种东西,并不必然要想象你自身对它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想象你自己的葬礼时,你并不是想象自己也出席葬礼,这是不可能的:你是在想象,在别人眼中看来这一葬礼会是什么样的。

3. 死亡似乎不可能有任何价值——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不再存在的人既不能受益也不能受损。而无论如何,即使是一种消极的善或恶也要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才能成立。但是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我们可以说:那个曾经存在过的人因死亡而已经受益或受损。

4. 如果二元论是正确的,每个人都由连在一起的身体和灵魂组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某种死后的生活是如何可能的。灵魂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无需身体的帮助就能拥有某种精神性的生活;当身体死去的时候,灵魂并未被毁灭掉,而只是离开了身体。

5. 死亡不是被关禁闭。但是生命中一切好事因为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对于那个曾经活过,现在已死去的人来说,明显是一种消极的恶。当我们所认识的某个人死去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悲伤,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他本人,因为他再也不能看到今天的阳光,也不能再闻到烤炉里的面包香了。

6. 无论对于死者来说,一了百了的死是好是坏,它都必然是一种消极的善或者恶。因为它本身是一片虚无,谈不上是否愉快。如果说它是好的,那么一定是因为它避免了某种坏事(例如无聊或痛苦);如果说它是坏的,一定是因为它失去了某种好事(例如在世时有趣的或愉悦的体验)。

7. 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是否有独立的灵魂。一切的证据都显示出:在人死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如果我们只相信通常的观察,而不涉及宗教教义或通灵术之类,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死后生活的存在。

8. 我们在名利场中你争我斗,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出人头地,但是,除非这些成就是永恒的,否则我们所做的一切皆无意义。这些成就并非永恒。即使你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从今以后将会被传诵千秋万代,但是最后太阳系会寂灭,宇宙会达到热平衡或者坍缩,你所做的一切也会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9. 从世界范围来说,问题还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不平等问题要大得多,并且由于我们缺乏一个可以征“世界税”并且监督其有效使用的世界政府,所以很难说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才是可行的。看起来,不太可能有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正义的政府。若有这样的政府,它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可怕的。

10. 道德论证想要诉诸的是一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种追求公义的能力。不幸的是,这种能力或许被深深地埋藏着,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出现。无论如何,这种能力需要和其他那些强有力的自私的或者非自私的私人性动机相竞争,才能控制我们的行为。

11. 很多你认为是错误的事情,在以前却被大多数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例如奴隶制、农奴制、人牲献祭、种族隔离、宗教和政治禁锢、世袭等级制等等。或许某些你现在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也会被将来的社会认为是错误的。

12. 当你想到自己百年之后,终归一死,这就把你的生活放在了一个更大的框架里,因此,你生活中那些较小事情的意义看起来就很不够了,因为似乎有更大的问题尚待解决。

13. 道德的基础在于如下的信念:某些特殊的人(或动物)受益或受损,这不仅在当事者自己来看是好事或坏事,而且从普遍的,每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能够理解的角度看,它就是好事或坏事。

14. 当其他人无所顾忌的行为威胁到我们自己的利益时,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些人应当多为别人考虑一些。当你受到伤害的时候,你多半会觉得其他人应当为你考虑,而并不是想:“我受的伤害与他们无关,他们可没有理由为我着想,不来伤害我。”

15. 一般说来,认为做某事是错误的,是因为这件事不但会影响做这件事的人,而且会影响其他人。其他人不喜欢你做这样的事,而且一旦发现还会加以反对。

16. 你的生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而具有更伟大的意义。你能够参加政治或社会运动,为了未来的世界更美好而奋斗。你也能够设法让自己的子女及其后代过上好日子。或者,你也可以在宗教中寻求到生活的意义,你可以把自己的尘世生活仅仅视为一种准备,准备好在未来的永生中和上帝在一起。

17. 对与错和是否违反规定是两回事。否则的话,人们就不能像评价行为那样用对错来评价一条规定了。

18. 看起来,无论决定论是否是正确的,我们都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可能性实在是令人担忧。如果决定论是正确的,先前的环境就该为我们的行为负责;如果决定论是错误的,就没什么东西要负责了。这看上去是死路一条。

19. 只要是一个活着的人,总会有一些需要和关怀,让他觉得他生活中特殊的人和事对他来说很重要。但是,跳出来看,一切都是无关紧要。

20. 我个人并不认为,因为一个人做了他绝不可能不去做的事而去惩罚他有什么意义(当然,按照决定论,我会这么想也是事先被决定的)。

21. 将上帝作为最终的根据,正如将上帝作为最终的解释一样,只不过是给了这个一直萦绕着我们的问题一个无法理解的答案。然而,或许上帝的确是全部的意义,只是我不能理解这些宗教观念。或许相信上帝存在,也就是相信整个字宙最终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我们人类不能理解,只有上帝才能理解而已。

22.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经验、欲望和知识、他的遗传因子、社会环境、各种选择的性质,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这一切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成为必然。

23. 我们是有限的、渺小的造物,但是凭着声音或者纸上符号的帮助,意义却能够使我们把握整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万事万物,甚至发明一些不存在而且或许永远也不会存在的东西。问题就在于:我们所说的、所写的东西——包括这本书中所有的词语——如何可能具有意义?

24. 出于日常的、实用的目的所说的话中一定有某种普遍的东西,这种东西应该同样能被用来解释那些出于其他完全不同的目的而说的话,从而使得这些话的意义都相同。

25. 意义的神秘之处在于,看上去它似乎不处在任何地方:不在词语中,不在心灵中,也不在某个在词语、心灵和我们所谈论的事物之间盘旋的、独立的概念或观念中。

26. 无论有没有观念或概念,问题看上去是这样的:当人们使用一个词的时候,涉及到的只是个别的声音、符号和例子,但是这个词指的是某种普遍的东西,而且其他人使用这个词或其他语言中相应的词,也可以指同样的东西。

27. 反对把意识仅仅视为一种物理状态的那些理由是如此的有力,以至于似乎不可能用一种物理理论来解释实在整体。通过把心灵排除在它试图加以解释的问题之外,自然科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这个世界当中也许有某种东西已经超出了物理学的理解能力。

28. 如果说你的经验中发生的事情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内在于你的心灵之中,而发生在你大脑中的事情则并非如此,那么,看上去你的经验以及其他的心理状态便不可能只是你脑中的生理状态。你不只是你的肉体和嗡嗡运转的神经系统,而是包含某种更多的东西。

29. 你唯一能真正拥有的只是你自己的经验。如果你相信他人精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只能通过观察他们的生理构造和身体行为。

30. 我们也无法观察到其他经验的缺失,从而也无法观察到上述那种关系的缺失。你不能说只要切开一棵树看看就可以知道它没有意识经验,这就像你不能说切开一条虫子看看,就知道它有意识经验一样。

31. 你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只有你才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东西。以心灵之内的东西作为基础,你不可能推断出在你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个客观世界。

32. 如果不能建立起感觉经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可靠联系,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信赖建立在这种联系基础上的科学理论。

33. 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你唯一可以确信存在的,就是在你自己心灵之内的东西。

34. 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数学。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依赖于实验或观察,而只是依赖于思想;它也不像数学那样有形式化的证明方法。研究哲学只是提出问题、进行论证、形成观点,并且思考对它们可能的反驳,从而弄清楚我们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35. 要评估每一种主张、每一条论证和每一套理论,并且尝试着判断它们是否可以被接受,这最终都依赖于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而非听命于权威。

不要告诉别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一丘之貉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